△在阿拉斯加飛了這麼久,終於要到安克拉治囉! 從阿拉斯加半島的金沙蒙到庫克灣底的安克拉治,兩地距離約249海浬 。
目的地簡介
泰德·史蒂文斯安克拉治國際機場Ted Stevens Anchorage International Airport
代碼IATA/ICAO: ANC / PANC
海拔高度: 152 ft / 46 m
跑道:
方向07L / 25R, 長度3231 x 46m (10600 x 150 ft )
方向07R / 25L , 長度3322 x 46m (10900 x 150 ft )
方向14 / 32, 長度 3531 x 46m (11584 x 150 ft )
安克拉治機場位於美國阿拉斯加州安克拉治市中心西南6公里,機場於1951年12月啟用,先開闢了8400呎長的東西向及5000呎長的南北向兩條跑道,當時稱為安克拉治國際機場;1960年把東西向的跑道延長至目前的10600呎,1964年阿拉斯加規模9.2的大地震曾使機場塔台倒塌。1980年10496呎長的南北向新跑道及國際線的北航廈完工啟用,1996年又把南北向的14/32跑道延長至目前的11584英呎(超過3500公尺),2003年再度整修並強化14/32跑道,並新設一條平行的滑行道。2000年時為紀念現任資深參議員泰德·史蒂文斯,更名為泰德·史蒂文斯安克拉治國際機場(Ted Stevens Anchorage International Airport)。1960到1980年代,很多飛往東亞的航班將安克拉治作為中停站,因為蘇聯不允許航線近其領空,而且那個時候的飛機沒有能力飛那麼長的距離。這機場依2008年排名是全球第五大貨運機場(僅次於孟斐斯、香港、上海及漢城),由於安克拉治在來往北半球主要都市都只需3-9小時,對航運非常適合;此外安克拉治有大量的地方作貨物倉庫,鐵路交通,港灣設備優良;在安克拉治國際機場,貨機比客機有優先權使用機場。
安克拉治機場有三條跑道,都超過3000公尺長,均可起降大型航機,14/32、7L、7R跑道設有4燈式精確進場路徑指示燈PAPI,25R、25L跑道則使用VASI,僅14、7L、7R跑道有設置ILS儀降助航。航站部分南航廈僅供國內線使用,北航廈則由國際/國內線共用。
△從金沙蒙(國王鮭魚)機場的29跑道(實際上現在已改為30跑道)出發。
△回頭俯瞰金沙蒙機場,整個機場的跑道、滑行道、停機坪構成了一個大大的8字型。
△右轉往東北方繼續爬升進入預定航線,圖中的那條河流就是臨近機場的拿捏河(Naknek River)。
△往前沒多久即可看見伊蓮納湖(Iliamna Lake),此湖長124公里 ,寬35公里 ,面積2622平方公里,水深最深處有301公尺 ,是阿拉斯加州的最大湖,全美則排名第八。這兒有伊蓮納湖的即使影像及氣象資訊(http://www.iliamna.com/)。
△經過伊蓮納湖後來到了奇格米特山脈(Chigmit Mountains)上空,同樣的這座山脈也是屬於火山山系,其中的Redoubt火山( 3108 m )是最高峰。
△飛越Chigmit山脈後即可看到庫克灣(Cook Inlet),對面則是基奈(Kenai)半島。
△庫克灣的盡頭就是安克拉治,此時距離約50海浬 ,快要到了。
△隱約看見安克拉治就在右前方了。
△維持高度1600,並右轉攔截ILS訊號,可以看見遠方的06R、06L 跑道頭。
△高度1400,已對準06R跑道,有低雲,不放心自動駕駛,決定手飛進場。
△襟翼機輪都已放下,離跑道頭不遠了,可是還隔著一層雲霧。
△高度400,即將落地了,還是白茫茫的,這是雲還是霧啊??
△高度200,終於清楚看見跑道頭,不過我的滑降高度低了點~~
△Landing。
△引擎反推,張開減速板煞停。這角度可看見塔台及南北航廈,看來國內線的南航廈比國際線的北航廈大多了。
△依指示將飛機停到B3登機門前,這裡離降落的06跑道不遠;小飛機用不到空橋,打開艙門讓旅客自行上下。
△從FSX的場景平面圖來看,北航廈只有一個Terminal N;南航廈則有ABC三個terminal,畢竟安克拉治機場的客運部分還是以美國國內線為大宗啊。
~~ to be continued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