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沒發飛機模型文, 尤其這一篇不能再拖了~
前言
話說某天在驚喜之中,本空港來了一位嬌客,一架隸屬Troop空港的經典泛美航空B747SP客機。
△好像有點怪怪的,仔細看原來是4號發動機已脫落故障。
△雖然少了一具引擎,落地過程略顯驚險,但Troop機長經驗豐富,還是順利降落抵達。
△這架飛機由Troop機場飛渡過來,看看是否能將其修復,這讓小弟有些惶恐,因為本機場過去幾乎沒什麼飛機維修的經驗~ 但無論如何,還是先將飛機拖往機棚進行評估。
△初步檢視之後,還好,只是單純的引擎脫落,派龍架及引擎本身結構無實質損壞,只要將引擎掛回即可,以本人鼈腳的手法應該還可勝任。於是動手用極少許的接著劑就搞定!
△或許是先前重落地,另外發現鼻輪起落架有彎曲變形的現象,勢必要把它”喬”回去,矯正過程令人膽戰心驚,深怕一不小心過度用力會把起落架折斷;再者起落架為塑膠材質,考慮加上”熱烤”方式處理,但也擔心加熱過度造成無法預期的變形~
△經過簡單處理後,飛機再度出廠,引擎部分看起來沒什麼問題。
△鼻輪起落架部分有改善,但還差一些…暫且先這樣吧!
△747不愧為稱霸數十年的空中之后,怎麼看都好看,SP特別巨大的尾翼更是特色之一。
△拖往機坪,進行相關整備。在地面標線的對比之下,747SP比其他747機型短了一截。
△後推,準備稍後進行試飛。
△Taxiing。
△Rotate!
△來張追焦照!
接下來還是依往例對這架航機作一番歷史考證,果然是一架在航空史上佔有一席的經典飛機! 此模型為Herpa於2011年推出的1/500產品, 產品編號517997, Herpa同時也推出1/400的模型; 至於其他的N533PA模型, 還有GJ的1/400及1/200產品。
這是全世界第四架B747SP(第一架是泛美的N530PA),源自1973年9月10日泛美航空向波音公司訂購了10架B747SP客機,但由於財務問題泛美在1974年4月15日修改了這份合約,改為7架確認訂單及18架選擇權。1975年10月8日配備4具PW JT9D -7A引擎的原機以波音原廠的紅白藍塗裝首度出廠,登記N40135測試編號後於11月3日首次升空試飛,也暫時充當B747SP的測試備用機。同時泛美也配合波音公司,準備用這架飛機進行一趟世界巡迴展示,於是飛機在11月11日從西雅圖飛往紐約,隔天就載著200名乘客進行紐約-東京的首次不落地商業飛行,花費13小時33分鐘,航程7015英哩;合計接下來29天造訪18個城市的環球展示飛行,飛行時數140小時15分鐘,航程72152英哩。
(photo by Frank C. Duarte Jr.)
隔年1976年3月5日 飛機正式交付給泛美航空,註冊編號變更為N533PA,同時為慶祝美國建國200週年,將其命名為”Clipper Freedom 自由快艇號”(泛美的飛機傳統上都用Clipper來命名)。接著為了彰顯當時B747SP長途飛行的特異功能,泛美又計劃拿N533PA來打破商用飛機環球飛行的世界記錄,原本的記錄是由飛虎航空(Flying Tiger Line)在1965年11月15~17日以波音707 -349C 飛機所創下,那架編號N 322F 名為”Pole Cat”的B707以南北向繞著南北極飛了一圈,共花了62小時27分鐘35秒。泛美為了這趟飛行重新把N533PA命名為”Clipper Liberty Bell 自由鐘快艇號”,1976年5月1日 由紐約甘迺迪機場(JFK)起飛出發,機長為Walter Mulliken,他也是泛美的副總裁,更特別的是這趟破記錄的環球之旅機上還載有98名付費乘客,他們付出的票價是頭等艙2912美元、經濟艙1838美元;航線中停印度新德里甘地機場(DEL)、東京羽田機場(HND),5月3日 再返抵甘迺迪機場,共花費46小時50秒,航程23137英哩 ,實際在空中飛行時間則是39小時25分鐘53秒。
(photo by Howard Chaloner,機身上多了小小的50標誌)
這樣還不夠,隔年1977年剛好又是泛美航空50週年,N533PA在元旦先被改名為”Clipper New Horizons 新地平線快艇號”,準備再來一次跨越南北兩極的環球飛行,機身上方也加繪了”Flight 50” 的標誌,同樣也載了172名付費乘客,這回頭等艙要價3333美元、經濟艙2222美元(真是會做生意的老闆)。1977年10月28日 由舊金山起飛,飛經北極後中停倫敦、開普敦,再飛越南極經奧克蘭於10月30日 返抵舊金山,總共花費54小時7分12秒,航程26230英哩 ,實際滯空飛行48小時3分鐘。也因為這樣N533PA成了唯一一架曾以東西及南北兩種方式環球飛行的四引擎商用噴射客機。
(photo by Richard Vandervord,Billboard大字版塗裝,50標誌也往前挪了)
除了創記錄以外,N533PA的名字竟然也被改來改去,1980年元旦又改為”Clipper Young America 美國青年快艇號”,81年8月再改回” Clipper New Horizons”,83年7月短暫變更成”Clipper San Francisco 舊金山快艇號”,84年1月又變回”Clipper New Horizons”,85年4月再改” Clipper Young America”,到了1985年9月飛機改塗泛美billboard大字版新塗裝,但仍保留”Flight 50” 的50週年標誌。但實際上於1985年4月時,泛美航空為了財務問題已經把整個太平洋航線部門(包括航權與飛機)全部以7億5千萬美元賣給了聯合航空;這架N533PA的所有權就在1986年2月11日 正式移轉至聯航名下,當時塗裝暫以白底加上United字樣來營運,3月1日 才把註冊編號變更為N143UA,並換裝成聯航的小字彩虹標塗(Rainbow livery)。1989年7月25日 此機以售後租回的方式處分給美國金融集團(American Finance Group),1990年9月機身塗裝上的United字樣加大,1994年11月22日 聯航再次買回這架飛機;稍後1995年1月N143UA就被封存在拉斯維加斯,8月賣給Aviation Sales,飛機於8月8日 從拉斯維加斯(Las Vegas)飛往奧克拉荷馬州的Ardmore,12月1日 註銷編號(此時機齡20年)。2年後1997年12月左右該機被拆解,N143UA(也就是本文主角N533PA)成了全世界第一架被拆解的B747SP,在它服役執飛的20年間共計飛行78941小時、起降10733次。
(photo by Michael Baldock,聯航小字版塗裝)
(photo by Paul Morley,聯航大字版塗裝)
(photo by Derek Hellmann,在Ardmore最後的模樣)
基本資料 (N533PA) |
|
Construction Number |
21025 |
Line Number |
273 |
Aircraft Type (Built as) |
Boeing B747SP-21 |
Engines |
4x PW JT9D -7A |
Date of Manufactur /First Flight |
1975-11-03 |
Delivery Date |
1976-03-05 |
座位配置 |
F 18 C 62 Y 1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