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次的飛行路線, 兩地直線距離僅約73.5海浬
目的地簡介
函館機場 (Hakodate Airport)
代碼IATA/ICAO: HKD / RJCH
海拔高度: 111.9 ft / 34.1 m
跑道:
方向12 / 30, 長度3000 x 45 m
函館機場位於北海道函館市東方的海濱,距函館車站約7公里,依日本空港整備法屬於第二種機場。函館機場於1961年啟用,當初僅有1200米長的跑道,1971年因應噴射客機的使用,將跑道延長至2000米,到了1999年再度擴建跑道至現今的3000米長。冷戰時期1976年9月6日曾有蘇聯空軍飛行員Viktor Ivanovich Belenko駕駛MIG-25戰機飛抵函館機場向西方國家投誠。定期國際線班機於1994年正式開設, SAT Airlines(SHU/HZ)由庫頁島的南薩哈林斯克機場(Yuzhno-Sakhalinsk Airport, UUS/UHSS) 首航,目前國際線主要航點有漢城、香港、台北,但只有韓航有定期航班。

△嘿嘿,這趟任務改派F-16來執行,所以從千歲基地(RJCJ)的36R跑道起飛,仍可看見隔壁的新千歲機場航廈

△Take off,後燃器全開的感覺蠻不錯的;不過這外掛的F-16模組少了航電系統, 只能採手動目視飛行.

△回頭俯瞰千歲基地及旁邊的新千歲機場

△既然飛戰鬥機就來個大角度的爬升

△接著仰轉翻滾後,等於作了一個180度的迴轉,嘿嘿,這可不是一般民航機做得到的動作。

△然後右彎往支笏湖飛去,可看到支笏湖北邊的惠庭岳( 1320m )及南邊的風不死岳( 1102m ),兩座都是火山,也因為他們的火山作用才使得支笏湖成為不凍湖。

△很快就飛抵支笏湖上空,”風不死岳”這山名蠻有意思的

△飛越支笏湖後左彎飛向洞爺湖

△途中還可看到羊蹄山( 1898m )及尻別岳( 1107m ),也都屬於火山,羊蹄山因外形類似富士山又被稱為蝦夷富士,為日本百岳之一,尻別岳則別名前羊蹄山。

△前方即著名的洞爺湖,湖心有島嶼稱之為”中島”

△低空飛掠洞爺湖,除了中島外還有較小的”觀音島”及”弁天島”,其實另外還有一個叫”饅頭島”的小島在圖片位置以外,這角度沒看到。

△接著要橫越內浦灣,函館大約就在駒ヶ岳的後面

△看見地標”函館山”,表示離目的機場不遠了,關閉後燃器,放下機輪及襟翼

△已目視到機場及跑道,降落12跑道前得先飛越函館市區上空

△從函館山及函館港前方飛過,函館山是欣賞函館夜景的最佳地點,網路上可找到許多漂亮的函館夜景照片。

△已對準12跑道,準備降落
△Landing
△跑道上有積雪的痕跡,另外可見F-16的減速板位於尾翼部分,與一般民航機不同,但不曉得戰機的引擎有無反推的設計??
△由T6脫離跑道,駛向停機坪
△剛好停機坪上還有另外兩架B737-800及CRJ-700,我覺得塗裝看起來有點像Gulf Air的感覺,不過這是FSX裡虛擬內建的Pacific airways。
△從另一角度來欣賞F-16的英姿~~